民法典主张合同无效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民法典主张合同无效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请求确认合同无效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即合同被确认为无效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此外,如果是因为履行部分合同而遭受损失,可以自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一年内请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您在实际情况中咨询专业律师或机构来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民法典关于合同无效的认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对合同无效的认定标准如下:
1.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未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或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所签订的合同,通常被认定为无效。
2.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如果合同内容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如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或限制性规定,则该合同无效。
3. 违背公序良俗:合同内容如果违背了社会公共利益或公序良俗,如损害国家安全、破坏社会秩序等,也被认定为无效。
4. 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当合同双方存在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时,该合同同样被认定为无效。
5. 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合同:如果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合同。
6. 明显不合理低价或高价:当事人之间约定的买卖价格严重偏离正常市场价纸,如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或高价进行交易,可能被认定为违反了自愿原则,从而被认定为无效。
7. 超越法定代理权限:代理人在未获得授权或超越授权范围的情况下,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若相对人有理由相信其有代理权,则该代理行为有效;反之,则为无效。
8. 无权代理:无权代理人以他人名义订立合同,如果被代理人拒绝追认且无权代理人在订立合同时存在故意,该合同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
9.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越权订立:法人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超越权限订立的合同,除相对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外,该代表行为有效。
10.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如上述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不论未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均属无效。
此外,《醉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24年4月22日第二次修正)明确了民间借贷合同无效的几种情形:
1. 借贷双方通过网络贷款平台形成借贷关系,网络贷款平台的提供者仅提供媒介服务,不承担担保责任。
2. 借贷双方通过网络贷款平台形成借贷关系,网络贷款平台的提供者通过网页、广告或者其他媒介明示或者有其他证据证明其为借贷提供担保,出借人请求网络贷款平台的提供者承担担保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3. 借贷双方一方是学校的学生,出借人以在校园内发布广告等方式提借贷信息,学校提出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借贷合同无效。
请注意,合同被认定无效并不一定意味着就没有法律后果。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合同无效或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您寻求专业律师或机构的意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