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权房和产权房动迁区别
使用权房和产权房动迁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所有权:
* 产权房意味着房子拥有者具有房屋的所有权,可以自由买卖和抵押。
* 使用权房则是指房屋所有权归国家或集体所有,居住者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2. 动迁补偿:
* 由于产权房拥有者拥有房屋所有权,因此在动迁时,他们通常能够获得与产权房面积、地段等相匹配的货币补偿或实物补偿。
* 使用权房在动迁时,补偿可能仅针对使用权的丧失,补偿标准可能较低。具体补偿方式需依据当地政策。
3. 户口与居住权:
* 产权房动迁时,户口是否迁出对补偿无影响。然而,若动迁的是公房且租赁户名下有其他住房,可能会影响补偿。
* 使用权房动迁时,户籍在册人员可以获得搬迁补助费。此外,使用人有权要求出租人返还房屋,如需继续承租,可享有优先承租权。
4. 权利义务:
* 作为房屋产权人的同时又是使用人的居民,在动迁时享有与其他被拆迁人同等的权利和义务。
* 而对于共同居住人,如果是私有房屋,其权利义务与产权人是一致的;但若是公房,共有居住人则不享有与产权人相同的权利和义务。
5. 动迁协议:
* 无论是产权房还是使用权房,在动迁时都需要签订动迁协议。但动迁协议的条款和内容可能因房屋性质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综上所述,使用权房和产权房在动迁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这些区别主要源于两者在所有权、使用权、补偿方式以及相关权益等方面的不同。因此,在面临动迁时,了解并明确这些区别对于保障自身权益至关重要。
使用权房动迁补偿标准
使用权房动迁补偿标准主要依据《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和地方相关法规进行补偿。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补偿项目:
1. 被拆迁房屋的货币补偿金额:由房屋评估机构根据被拆迁房屋的区位、用途、建筑面积等因素,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进行评估,确定被拆迁房屋的货币补偿金额。
2. 搬迁补助费:根据被拆迁房屋的建筑面积和搬迁次数,按照规定的标准支付搬迁补助费。
3. 临时安置补助费:如果被拆迁人需要临时安置,可以按照规定的标准支付临时安置补助费。
4. 周转补偿费:如果被拆迁人需要购买新房,可以按照规定的标准支付周转补偿费。
5. 奖励性补偿费:根据被拆迁房屋的特点,如装修、家具等,给予一定的奖励性补偿费。
具体的补偿标准因地区而异,以下以上海市为例:
1. 按照《上海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实施细则》的规定,拆迁人应当向被拆迁人支付搬迁补助费和临时安置补助费。搬迁补助费按照被拆迁房屋建筑面积计算,每平方米30元;临时安置补助费按照被拆迁房屋建筑面积计算,每平方米40元。
2. 被拆迁房屋的价纸补偿费按照评估机构评定的被拆迁房屋价纸确定。评估机构由被拆迁人、拆迁人和评估机构协商选定;协商不成的,由房屋拆迁管理部门组织被拆迁人、拆迁人和评估机构进行摇号,随机确定。
3. 奖励性补偿费按照被拆迁房屋建筑面积计算,每平方米500元。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的具体补偿标准可能有所不同,建议咨询当地相关部门了解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