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什么情况下可以起诉
劳动争议在以下情况下可以提起诉讼:
1.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2. 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
3. 劳动争议仲裁是诉讼的前置程序,未经仲裁,当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但纸得注意的是,如果存在以下情形之一,则属于《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的劳动争议仲裁不予受理的情形:
1. 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结果;
2. 当事人超过法定期限(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起诉讼;
3.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监护人代其参加诉讼;
4. 争议事项不属于劳动争议仲裁范围;
5. 破产程序中有关债务人的民事诉讼或仲裁程序;
6. 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后,当事人增加诉讼请求的,如该诉讼请求与讼争的劳动争议具有不可分性,应当合并审理;
7.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逾期未作出受理决定或仲裁裁决,当事人直接提起诉讼的;
8.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劳动争议案件不予受理的决定自收到申诉书之日起五日内经审查认为该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自收到申诉书之日起五日内经仲裁委主任批准并书面通知当事人,当事人不服,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
9.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未在法定期限内作出仲裁裁决,当事人直接提起诉讼的;
10.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劳动争议案件处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不予受理,劳动者请求用人单位负担的除外;
11.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决书,对受侵害的劳动者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任何疑问,请咨询法律专业人士或专业机构。
劳动争议什么情况下可以起诉公司
在以下情况下,劳动者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1.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这包括工资支付、工伤医疗、经济补偿等方面的争议。
2.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事实劳动关系后发生的纠纷。主要指用人单位没有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且双方实际存在用工关系,但发生纠纷时双方无法达成一致的解决方案。
3.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劳动关系是否已经解除或者终止,以及应否支付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发生的纠纷。这涉及到劳动合同的解除、终止以及经济补偿等问题。
此外,根据《醉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一条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下列纠纷,属于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作出的裁决,依法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1.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
2.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事实劳动关系后发生的纠纷;
3.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劳动关系是否已经解除或者终止,以及应否支付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发生的纠纷;
4.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后,请求用人单位返还其收取的劳动合同定金、保证金、抵押金、抵押物发生的纠纷,或者办理劳动者的人事档案、社会保险关系等移转手续发生的纠纷;
5. 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导致其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为由,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发生的纠纷;
6. 劳动者退休后,与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统筹的原用人单位因追索养老金、医疗费、工伤保险待遇和其他社会保险待遇而发生的纠纷;
7. 劳动者因为工伤、职业病,请求用人单位依法给予工伤保险待遇发生的纠纷;
8. 劳动者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加付赔偿金发生的纠纷;
9. 因企业自主进行改制发生的纠纷。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