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如何获取赔偿
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因此,劳动者可以获得相应的赔偿。
要获取赔偿,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1. 协商解决:首先尝试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要求其支付双倍工资差额部分。
2. 收集证据:准备好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如工资支付凭证、考勤记录、同事证言等。
3. 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协商无效,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在申请时,需要提交书面申请,并提供相应的证据材料。
4. 提起诉讼: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请注意,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一种法律程序,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规定。建议在采取行动前咨询专业律师或法律机构,以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可能会承担以下法律责任:
1. 支付双倍工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但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那么应当向劳动者支付每月二倍的工资。在用人单位用工满一年后仍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视为用人单位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应当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2. 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如果未能在规定期限内签订,那么应当尽快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3. 支付赔偿金: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仍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那么应当向劳动者支付每月二倍的工资,并且视为已经与劳动者订立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此外,用人单位还需要在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4. 视为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仍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且在劳动者没有该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下,用人单位仍然与劳动者订立的,那么应当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5. 承担行政责任: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但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每月二倍的工资。如果逾期不支付,用人单位还需按应付金额的百分之五十以上至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6. 承担民事责任:如果因用人单位的原因导致劳动者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那么用人单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此外,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三款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参考相关法律法规内容如下: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果对上述问题有疑问,建议咨询律师及相关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