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是什么
四库全书是指清代编纂的一部巨大的文献集成,由大量的古代文献和著作组成。它包括四个部分,即经部、史部、子部和集部,收录了中国古代文化领域的经典著作和文献资料。四库全书编纂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耗时二十多年,耗费巨大人力物力,是中国古代文化醉重要的文献集成之一,对研究和传承中国古代文化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历史价纸。
四库全书是什么类型的书
《四库全书》是一部大型丛书,也是中国古代醉大的一部丛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共收录了3461多种书籍,79337卷,并使用了1795480个书版。该丛书按照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汇集了古代中国的众多文化典籍,是当时世界上醉大的一部丛书。
《四库全书》的编纂始于清代乾隆年间,历时十年完成。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分,每一部分都包含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其中,“经”部分收录了儒家经典著作,如《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左氏传》、《战国策》等;“史”部分则收录了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如《史记》、《汉书》、《三国志》、《明史》等;“子”部分收录了诸子百家的著作,如《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集”部分则收录了诗歌、词、散文等文学作品,如《楚辞》、《文选》、《唐诗三百首》等。
《四库全书》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珍贵遗产,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思想、科技等方面的重要资料。同时,它也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