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单位登记号?
单位登记号,也称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号码。该代码由登记管理部门代码、机构类别代码、登记管理机关行政区划码、主体标识码(组织机构代码)和校验码五个部分组成。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具有以下特点:
1. 唯一性:每个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全国范围内只能拥有一个唯一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2. 稳定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一经赋予,在其主体存续期间,主体信息发生任何变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均保持不变。
3. 全覆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实施后,对新设立的法人和其他组织,在注册登记时发放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对已设立的法人和其他组织,通过适当方式换发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实现对法人和其他组织全覆盖。
4. 协调性: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和自然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公民身份号码)位数一致,都是18位。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推广和应用,有利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高政府管理效能,降低社会交易成本,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单位登记号是几位数
单位登记号,即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其位数有18位和15位两种。具体来说:
1. 18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由登记管理部门代码、机构类别代码、登记管理机关行政区划码、主体标识码(组织机构代码)和校验码五个部分组成。
2. 15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则包括登记管理部门代码、机构类别代码、登记管理机关行政区划码、主体标识码(组织机构代码)四个部分。
这两种编码方式可以互换使用,但需注意,自2022年3月1日起,全国启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新设立的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和已设立的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原组织机构代码),在注册登记时发放。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具有唯一性、稳定性和透明性,其编码规则由国家标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