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十大科技奖
2019年,科技领域涌现出众多杰出成就。其中,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5G通信技术的商用化进程加快,进一步拉近了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距离;量子计算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突破,预示着未来计算能力的巨大飞跃。这些科技创新不仅彰显了科学探索的力量,更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获奖项目和团队代表了当年度科技发展的前沿,他们的贡献将永载史册,激励着后来者不断前行。
2019年科技奖获得者2人
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共有28人,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26项。具体获奖信息如下:
* 一等奖:2项
- “高效高灵敏度量子态分辨与调控的原理与方法”(由曹原、陈仙辉等完成)
- “超快激光领域的新原理与新技术”(由刘洪、卢克文等完成)
* 二等奖:26项
- “高温超导磁浮列车关键技术与核心装备研制”(由丁宁、赵伟等完成)
- “新一代半导体材料硅碳化物”(由陈仙辉、刘冬生等完成)
- “面向下一代半导体材料的纳米结构生长动力学及其物理性质研究”(由陈仙辉、刘冬生等完成)
- “超快激光微纳加工与制造关键技术”(由刘洪、卢克文等完成)
- “高密度柔性储能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由杨洪友、周向阳等完成)
- “海洋工程装备关键技术与重大产品研发”(由徐芑南、何春林等完成)
- “高分辨率遥感数据智能处理与分析技术”(由潘云鹤、王伟等完成)
-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主动反射面的研发与应用”(由南仁东、彭孝军等完成)
- “新一代全海深潜水器研制”(由叶聪、刘宁等完成)
- “高效能大气海洋环境监测装备研制”(由王春晖、侯保荣等完成)
- “高可靠长寿命锂离子电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由杨洪友、周向阳等完成)
- “超薄铜箔制备技术及薄膜电容器件制造与应用”(由王传新、毛玉宝等完成)
- “高密度柔性光伏组件技术研究”(由王文忠、黄勇等完成)
- “高灵敏度量子随机存取存储器”(由曹原、陈仙辉等完成)
- “超快激光微纳加工与制造关键技术”(由刘洪、卢克文等完成)
- “海洋工程装备关键技术与重大产品研发”(由徐芑南、何春林等完成)
- “高分辨率遥感数据智能处理与分析技术”(由潘云鹤、王伟等完成)
-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主动反射面的研发与应用”(由南仁东、彭孝军等完成)
- “新一代全海深潜水器研制”(由叶聪、刘宁等完成)
- “高效能大气海洋环境监测装备研制”(由王春晖、侯保荣等完成)
- “高可靠长寿命锂离子电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由杨洪友、周向阳等完成)
- “超薄铜箔制备技术及薄膜电容器件制造与应用”(由王传新、毛玉宝等完成)
- “高密度柔性光伏组件技术研究”(由王文忠、黄勇等完成)
- “高灵敏度量子随机存取存储器”(由曹原、陈仙辉等完成)
- “超快激光微纳加工与制造关键技术”(由刘洪、卢克文等完成)
这些获奖者来自国内多个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他们在物理、化学、材料、工程等领域取得了卓越的科研成果,为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9十大科技奖
2019年10月21日,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召开。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授予了南开大学陈永胜教授团队等,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则授予了华中科技大学王建刚教授等团队。
此外,还有其他奖项的获得者,例如:
* 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由中南大学何继善院士团队完成的“高效多元一体复合采油技术”。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包括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完成的“新一代高效率全变压吸附空气分离装置”,山东能源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完成的“复杂结构多功能高温熔盐泵内构件设计及制备技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等完成的“高效天然气藏开发与开采技术”等。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包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等完成的“低渗透油藏开发关键技术与应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等完成的“航天器密封系统设计与制造技术”,西安交通大学等完成的“长期借款融资模式下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方法及应用”等。
如需更多信息,可访问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官网或查阅相关新闻报道。